IM体育·(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版/手机APP下载IM体育·(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版/手机APP下载

IM体育最新一文看懂基建投资的阐发办法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4-09-23 14:23:38

  宏观经济有什么用?为什么我要写这套笔记?详见:《200元抄底腾讯,2个月收益率63.26%,我是怎么做到的?》

  GDP的大致分析框架:《一文看懂GDP的分析方法》,以及用该方法复盘了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伟大的博弈:1978~2022年,中国经济发展大复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工业对经济冷暖的变动又极其敏感,开工、库存之间的错配又是经济周期形成的动因,主要包括:《如何分析工业增加值和库存周期?》、《如何预测工业企业的盈利状况?》、《如何分析基钦周期(库存周期)?》

  GDP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对政策变化、经济形势的反应最为敏感,《一文看懂固定资产投资》概括性地讲解了投资的相关指标,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提到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量分析意义不大,应该对基建、房地产、制造业投资分别分析。

  基建投资就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简称,又细分为3大类:公共设施管理业(39%)、交通运输业(2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13%)。

  公共设施管理业: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那类基建,主要是市政设施管理业(占比2/3),包括城市排水系统、路灯、道路、桥梁、隧道、广场等。

  交通运输业:包括城市公交、公路旅客运输、道路货物运输、道路运输辅助活动等,其中轨道交通投资站76%。公路旅客、道路货物运输主要是购置各种车辆。在道路运输辅助活动中,修公路占比71%。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生产占比65%,就是各种电站的建设,电力供应业占比24%,主要是各类电网工程。对光伏、风电等行情感兴趣的,应关注这部分数据。

  大家对新基建的概念一直比较模糊,感觉就是一些较为先进的、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如5G等。目前市场上将新基建分为以下领域:5G、特高压、城际高速轨道交通、新能源充电桩、大数据中心、AI、工业互联网。所以对新基建概念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关注这7大板块,每当有什么新基建的利好时IM体育官网,也就是这7大板块受益。

  2020年,7大领域投资规模大约1-2.5万亿元,只有广义基建投资的5%-15%,大头依然是偏传统的城际铁路和轨道交通。所以目前的新基建概念,只是决定未来发展方向,体量太小,对经济的实际拉动作用有限。

  政府意愿是基建投资的原始动力,通过各细分行业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M5438207)在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可以看出哪些行业是政府意愿主导的。像光伏、风电等,收益率低、回收期长、自由现金流差,但又有巨大的社会效益,所以一般就是政府发起。从这一点看,用消费、医疗等纯市场化的投资经验和眼光去投资光伏、风电,是行不通的。

  这也就造成了风电等基建行业投资的难点:政府意愿如何?今年招标这么多,明年会持续吗?而消费、医疗的发展一般跟随GDP,基建则存在周期性。

  市场化的因素比较好分析,如白酒提价与人均GDP相关,那么基建投资又怎么分析?这就是许多投资者为难的地方,因为“政府意愿”是很难预测的。方法只能是密切关注年内重大会议及文件,尤其是财政政策,越是积极,越是提到“稳增长”,基建扩张的可能性越大。

  (1)、政府工作报告:“”即每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协商会议,一般持续2周,其中政府工作报告尤其收到关注,是对全年财政政策的定调。

  (2)中央局会议:虽然每个月月底都会召开,但只有4、7、10、12月以经济为主题,一般是总结各季度工作,再制定下一阶段的政策,其中7月底的会议对下半年起到关键性指导作用,非常重要。

  会议的报告和新闻稿一般比较精简,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市场会咬文嚼字地解读文件措辞的细微变化,删了哪个字,加了哪个字,哪怕逗号变句号,都有讲究。然而我比较敬仰的一位基金经理就批判过这种做法,他说:“没有哪位投资大师是靠解读政策文件的边际变化发财的。”

  这就为什么宏观周期在我的框架里只占10%,我发现很多投资者会对政策过于敏感,某一关键字的细微变化都能成为他的谈资,然而“一顿解读猛如虎,一看收益2.5”,不同行业有不同的投资方法,一定不能把投资当玄学。

  主要看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M645460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M645459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017年已停止更新,只有“国家预算内资金”部分,M6454748)。这3个子类相加,就得到“基建投资”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

  市场上经常用基建投资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来预测基建的变化,钱多了,基建自然就增速快了。

  所以,要分析基建,需要的取数还是比较麻烦的,需要对3个子类进行加总。我发现了一个综合指标“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累计同比(M0000311)”,但是从上图的固定资产投资分类图可以看出,它包含了基建、房地产、制造业,是一个综合指标,不能单独反映基建的变化。

  比如上图,整个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增速几乎为0,但这里包含了房地产、制造业在内,如果要单独看基建,只能如上文所说的,把3个子项相加,比较麻烦。

  建筑业PMI(M5207831)发布时间早于基建投资,可以用来预判后者。但问题在于IM体育最新,这里的“建筑业”同时包含了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只有在地产投资相对稳定的时候才合适。比如下图,建筑业PMI自疫情后一直维持在50以上,2023年1月有个反弹迹象,而且在取数区间(2015年开始),建筑业PMI一直在50以上,这能说明我国一直在靠基建、房地产拉动经济吗?解释性似乎不强。

  此外,建筑业上市公司新签订单额、挖掘机销量同比(S6002167)、螺纹钢价格(S0033227)、石油沥青开工率(S5449386)都与基建进度有关。

  从以上3要素(政府意愿、资金来源、项目建设)来看,目前基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金来源。“去杠杆”背景下,地方政府融资的渠道有限,而地方政府债券被确立为唯一合法的地方举债融资渠道。尤其专项债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

  2020年疫情影响,在稳增长的压力下,财政政策更为积极,财政赤字同比增加1万亿元,地方专项债增加1.6万亿元,使得市场对基建有很高的预期,认为基建投资增速要回到10%以上,然而实际上只有3%左右。这是因为,财政支出有一部分用于弥补财政收入缺口,而且专项债要求收益自平衡,很多项目不成熟难落地,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

  总而言之,基建的第一推动力是政府意愿,而政府意愿,一方面可定量地通过财政政策(后面的文章会讲到)来判断,另一方面就是定性地对政府报告和文件进行咬文嚼字的解读,但不少投资者对这种做法嗤之以鼻。

HTML地图 XML地图 txt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