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国家最高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4月20日,在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官方首次明确了“新基建”定义与范围。
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
中央密集点名,地方也纷纷发力“新基建”,目前广东、浙江、山东IM体育平台、江苏等20多个省市已经加大新基建投资力度IM体育平台。“新基建”自此一跃而上,成为当下国策。
就基建存量而言,我国已居世界第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2017年我国公共资本存量达到48万亿美元(2011年不变价格计算),位列世界第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超前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长为基础设施大国。
虽然我国基建存量较大,但人均水平和质量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据IMF数据,我国人均公共资本存量为3.5万美元,在149个经济体中居第37位。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经济类基建质量评分为77.9(百分制),在141个经济体中排名第28位。
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伴随着技术和产业变革,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将持续跟踪研究。”
确实如此,“新基建”的本质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20年前,“想致富,先修路”,那时中国经济的“新基建”就是铁路、公路、桥梁。但未来20年支撑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新基建”则是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智能+”升级。
近日,中国银行研究院梳理了新基建重点领域的当前发展基本情况和未来发展目标规划。2020年七大“新基建”重点领域投资规模约为1.2万亿元,占2019年基建投资总额的7%左右。
近期,高盛发布报告称,中国“新基建”的投资份额较小,仅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1%左右,因此尽管其增长率可能明显高于传统基建投资,但尚不足以在短期内成为稳经济的主要抓手。“传统基建”在2020年仍将起到提振经济的主要作用。
对此,金智塔科技有关专家表示,尽管“新基建”投资现在规模尚不足,但发展是必然趋势。今年我国“新基建”投资已大幅加速,未来“新基建”占比会越来越高,增量贡献会越来越大。其次,虽然“老基建”目前占比大,但增长慢,发展空间有限。当然,就目前而言,“新基建”的规模远无法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新老基建缺一不可。不同的是,“新基建”代表着未来投资的方向变化,而“老基建”则是决定了投资增速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